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务研讨

善良美德激荡人心

——河北秦皇岛耄耋老人替子还债记

  发布时间:2015-10-12 15:06:47


    只听说“父债子还”,但没有听说过成年儿子的欠债要年老体弱的父母还的,这在法律上也说不过去。可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法官们近日就遇到了这么一桩子债父还的离奇事儿。

    9月8日上午,一对年老体弱的老夫妻来到北戴河区法院执行局,要替儿子偿还13年前的欠债。

    老两口是13年前一起执行积案中被执行人王某的父亲和母亲。当老夫妻双手捧着一摞沉甸甸的人民币送到执行局局长王欣面前时,这位见惯了赖账被执行人的执行局长看着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内心被触动了,他回想起十多年前这起执行案件的情境……

    2002年,老人的儿子王某作为被执行人,因两件债务纠纷案件,由北戴河法院执行局立案执行,欠款本金4万元。当时还是执行员的王欣多次去老人家里找过被执行人,所以老人至今还记得王欣的名字。因其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不知所踪,这个案子成了执行积案。两位老人在十多年前生活十分困顿时就表示:宁肯自己不吃不喝,也一定要想方设法替儿子还清欠款。

    十多年来,两位老人不顾年老体弱,一直省吃俭用。因老太太没工作,凭着老爷子一个人的退休金,除了治病买药,剩下的钱十分有限,足足攒了13年,才凑够4万元到法院替儿子还债。

    因时隔久远,按照申请人曾留下的联系方式已经找不到人。面对执行法官,两位老人吐露心声: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孩子,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儿子,他们就当没这个孩子。但是欠别人的钱一定要还,这样他们才能安心。

    执行员们先后到派出所查户籍、找有可能认识的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申请人。申请人见到执行法官也很意外,说这么长时间以为不会还钱了,这件事都忘了,两位老人替儿子还钱,让他既意外又感动。

    但是,当听到执行法官告知13年的本金加上迟延履行利息,需要清偿的债务本息已达9万元时,老两口惊呆了。辛辛苦苦节衣缩食13年攒下4万元钱,这是他们的命啊!如今还不到债务本息的一半,老两口无论如何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老人在法律上没有替儿子偿还债务的义务,但是他们用微薄收入主动替子还债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执行局的法官,主动找到申请人说明情况,询问其能否放弃迟延履行利息。申请执行人在法官的调解下,感动地表示:两位老人13年辛苦积攒退休金替子还债,自己怎么还能要利息?

    9月9日下午,两位老人在法院将4万元欠款交到了申请人手上,了却了他们13年的心事,也让13年的执行积案得以了结。

责任编辑:徐志萌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