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仰望天空 心存敬畏

  发布时间:2014-12-12 09:15:52


 

  “仰望天空”这句哲言,出自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讲述的是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的故事。一次泰勒斯在夜里观察天空星象,由于过于专注,不慎跌入一个水坑里,仆人笑其只热衷于认识天上,却看不见脚下。这则轶事反映出哲人们更关注的不是眼前的东西,而是遥远的未来。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是最需敬仰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起点位置可能会产生影响,但决定你未来的位置是要看你的思想在哪里。

    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承担着非同寻常的社会责任。法律既是显露的道德和良好的秩序,更是人民意志的表现。法官作为法律世界的国王,在积极构建和谐司法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中,法官应学会在履职中“仰望天空”,在“仰望天空”中心存敬畏。

    仰望天空,心存敬畏,就是要敬畏百姓。古往今来,“重民者得于民,轻民者失于民”。敬畏百姓、尊重民意,法官就是要带着感情做好审判工作,要在工作中满足人们的司法需求,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法官要坚持思想上为民、程序上便民、实体上护民、作风上亲民,要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以及时的司法救济维护民权,以快捷的服务解除民忧,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司法工作的根本标准,时时想民所想,充分尊重民意。

    仰望天空,心存敬畏,就是要敬畏人生。人生是一本书,看人如读书。外表如书的封面,内心则如书的内容。有的人外表精致,内容也丰富,这种人表里如一;而有的人外表华丽,内心却很肮脏,这种人是行尸走肉;有的人外表不起眼,内心却知识渊博,这种人有内涵有修养。法官也如常人一样,开头序言是一串婴儿新奇的哭声,结尾后记是一块肃立地上的墓碑。然而,法官在著书的过程中,职责决定了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全要凭学识、胆识、人品征服读书的人,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后悔。

    时刻记得温总理在同济大学校庆的演讲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寄语,“一个民族多一些经常仰望天空的人,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个民族总是看自己脚下的事情,那她很难有前途。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应当经常的仰望天空。”作为法官队伍,一样需要仰望天空的人。法官要在满足人们司法需求中把握社情民意,在讲究办案艺术中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结合,在科学严谨的辨法析理中演绎好善良公正之术,要在维护公平正义中仰望天空、心存敬畏。

    仰望天空,心存敬畏,才能令人敬畏。

责任编辑:徐志萌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