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法官札记

反腐热剧彰显廉洁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7-12-07 10:48:08


  据报道,《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收视率极高,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热剧、好剧。但也有人认为,这部热剧存在不少硬伤,比如郑胜利角色显得猥琐,主角侯亮平夫妇太过正义、正面而缺少生活情趣,整部剧55集拍得太啰嗦等等。

  这部剧至少有这几个妙处:第一,刚开始看的时候,除了侯亮平等少数几个人物角色以外,不通过一些细节仔细推敲,其他人物的正反面均不好判断;第二,既恰到好处宣传党和政府正面形象及近些年来中央反腐倡廉态度和力度,又十分彻底披露一些人对权力的角逐及表现出的腐败万象,而且也很符合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艺术要求;第三,对“官场”的“那些事”演绎尤其到位,“老戏骨”演活了一个个重要角色。

  不同的观众,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他们想看的精彩,所以从廉政的角度,可以将《人民的名义》看成是以反腐为主题的连续剧。纵观全剧,有以下两点浅显思考。

  第一,腐败让身心不再自由。不管当初因什么动机和目的而腐败,但是一旦腐败必将首先侵扰内心的自由,造成心理不安。作家丁捷所写纪实文学《追问》中,就提到一个官员,他在被丁捷采访时就说,刚开始收别人名贵烟酒时候内心比较忐忑,首次收别人十万元时一宿没有睡着觉。但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只是没有当初那么忐忑。像这样的公职人员,他们的内心一开始都有一把廉洁的价值尺度和廉洁的观念。首次不廉洁行为,必然会与之前廉洁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这应该是不廉洁对内心造成的第一次冲撞,也是第一次忐忑的原因。随后当贪腐成为一种习惯时,尽管少了初次时的不安,但是这种不安不会因为习惯了贪腐的行为而消失,相反它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深深地影响之后一系列的行为。第一次贪腐,内心确立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以后持续的贪腐既有了观念上的冲突造成的不安,也产生了对事发之后受到惩罚的顾虑和担忧,此时思绪会受制于此,再无安宁和自由可言。

  比如《人民的名义》开始几集,省公安厅长祁同伟得知举报人要向反贪局长陈海提供他种种犯罪重要线索时,祈同伟一帮人就慌了神,然后就密谋看似合理的车祸事故,欲杀害陈海致其成为植物人。这只是祈同伟一个犯罪行为,他为的是掩盖它种种的腐败行为。这位当初政法系优秀学生、当年的缉毒英雄,是别人眼中的优秀校友和佼佼者。不论他想要如何的出人头地,如何的挽回他在爱情等方面的尊严,他为了他所谓的目标,不择手段开启了腐朽的、腐败的模式,他后续所有的行为都围绕他当初的腐败以及不正当目的而展开。这位汉东省公安厅长祈同伟就一个目的——升官,由公安厅长当上副省长。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掩盖他和他所谓“汉大帮”的犯罪事实,一旦腐败,身不由己。其身心在另外一条轨道上快速滑行,直至跌进万丈深渊,最后以饮弹结束罪恶的行为,结束扭曲的内心。

  与之相反的角色是,老检察长陈岩石。这位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检察长,任职时一身正气,心系百姓;退休后养养花鸟,八十多岁了,骑个电动车说走就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每天活得坦坦荡荡,悠闲自得。就连被大风厂员工王文革绑架时,仍然能镇定自若。人无贪腐行为,自然问心无愧。他趴在儿子陈海病床安详离世,后人简单追悼,但情景最为动人,人虽离世,美好形象永存。

  第二,法院审判权威源于廉洁。审判的权力源于人民,但裁判的效力源于法官的廉洁。《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员工誓死捍卫工厂,维护自身权益,不惜采用深挖沟壑、布置麻袋作障碍、点燃汽油等方式抵抗拆迁行为。按照法院判决和市里规划,工厂归属他方,工厂应该被拆迁。但是,对判决起主要作用的法院副院长陈清泉接受了他人贿赂,非法干预承办法官办案,坊间传开,群众深恶痛绝。所以,自始至终,大风厂员工没有认可法院判决。当这位电视剧中的副院长因借“学外语”之名行嫖娼之实被派出所民警带走而公布于众时,因他而作出的判决受到了彻底的质疑和否定。

  电视剧中大风厂员工在自家门前的抵抗拆迁行为和实际生活来法院信访的人都有相似之处。都是不认可、不服法院的裁判。而且,都以主观认为的法官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有“猫腻”为说辞,进而否定整个裁判的效力。电视剧中副院长陈清泉确实腐败违法裁判了,大风厂员工不服还可以理解。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当事人都能够理解、认可法院的裁判。但有一些当事人不管法官有无腐败行为,只要裁判不利于己方,就想当然推测法官与对方当事人之前有问题,请求法院重新再审以图他们想要的结果。这的确冤枉了法院。但一些法官的贪腐、枉法裁判确实成了某些信访人的“举一反三”的依据,不得不说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

  可以看出,廉洁是一个法官最重要的基本素养。法官是纠纷的裁判者,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引导着。有人说,一般人的道德上限是法官的道德底线,法官的品质受到了社会各界很高的期待和信任,正是由于有这份信任,人们才相信法官对与纠纷的最终裁量才是正确的和令人信服的。在具体案件中,一旦法官廉政没有做好而与当事人有利益纠葛,那么中立与裁判的概念就会丧失殆尽。廉洁如法官隐形的法袍,脱去它,真正的法袍就再也穿不起来。

  每个人从不同的立场、视角都能从《人民的名义》中看到了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内容。在廉政方面,这部剧非常契合目前国家反腐倡廉的大形势和主题,也正符合大众对于廉政的期待,所以也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总之,廉洁是一种优良道德品质,一种党纪国法底线要求,一种外在光辉形象,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公务系统运行的良好状态,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之于国家都意义非凡,它需要每个公职人员共同维护。

责任编辑:王雅楠    

文章出处:北京法院网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